<wbr id="tvnh7"></wbr>

<sub id="tvnh7"></sub><em id="tvnh7"></em>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雄安| 香港| 澳門| 臺灣

      國家標準為民用無人機產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日期:2025-07-07 17:51 來源:新華社

        市場監管總局7月7日對外發布,我國陸續實施的一系列國家標準有效助力民用無人機產業健康發展,下一步市場監管部門將會同有關單位進一步加強民用無人機標準的制定實施工作,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標準支撐。

        提升民用無人機研制水平是發展低空經濟的重要條件。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從去年6月起陸續制定發布了一系列民用無人機研制相關國家標準。這些標準實施一年多來,有效降低了民用無人機研制、測試及生產成本,增強了民用無人機的產業化和商業化能力。

        比如國家標準《民用無人機可靠性飛行試驗要求與方法》,嚴格規定了可靠性試飛條件,倒逼企業改進產品設計,增強環境適應性和故障容錯能力。行業分析機構統計,采用該標準后,相關產品平均故障間隔時間提升25%,城市復雜場景失控率下降50%。

        再如《民用大中型固定翼無人機系統試飛風險科目實施要求》和《民用大中型固定翼無人機系統自主能力飛行試驗要求》兩項國家標準的實施,有效提升了150kg及以上民用固定翼無人機試飛風險管理和控制水平。以中航工業為例,通過將相關標準納入無人機研制流程體系,推動某型民用大型固定翼無人機的試飛安全事故率降低約40%,試飛效率提高25%。

        行業分析機構統計,這兩項標準的實施推動大中型固定翼無人機試飛事故率同比下降15%,試飛周期平均縮短20%,研制成本降低18%。

        此外,國家標準《民用輕小型無人機碰撞安全性要求》建立了0.25kg至25kg的民用輕小型無人機碰撞傷害等級劃分體系,規定了機體結構安全要求和6項碰撞安全試驗方法,相關技術要求在多個型號民用輕小型無人機的碰撞安全測試中得到有效驗證。

        據行業調查,采用該標準設計防護裝置的輕小型無人機,在碰撞測試中的人員傷害風險指數平均下降了40%至60%。安全性能的提升增強了市場消費信心,部分采用該標準的產品銷量同比增長115%。(趙文君、黃昊宇)

      責任編輯:王健

      上一篇:四川雅安發生山體垮塌 已致3人遇難2人失聯

      下一篇:沒有了

      圖片新聞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