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知識產權護航膠州大白菜產業富民增收
初夏時節,青島膠州市膠北街道的膠州市東茂蔬菜研究所膠州大白菜育種基地里,用于育種的親本材料花開正旺,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單株授粉。待立秋后,新培育出來的種子就將投入播種。
在膠州市東茂蔬菜研究所膠州大白菜育種基地,工作人員進行單株授粉。(受訪對象供圖)
“每年小雪時節,膠州大白菜集中采收,每棵菜都有一張‘電子身份證’。掃描包裝上的二維碼,就能查看種植記錄、質檢數據和地理標志認證等信息。”青島綠村農產品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居波說,合作社種植了900畝膠州大白菜,去年畝均收入6.8萬元,帶動周邊2000余農戶畝均增收1.8萬元。
膠州大白菜有上千年種植歷史。膠州獨特的氣候和地理條件,使得這里種出來的大白菜清脆甘甜、味美多汁。自2006年獲批注冊“膠州大白菜”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以來,這一品牌已榮獲“中國名牌農產品”等稱號。
為從源頭把控品質,青島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指導膠州市大白菜協會制定嚴格的基地準入標準,統一包裝并完成專利與著作權登記。膠州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科科長楊雪梅介紹,正宗膠州大白菜必須產自經膠州市大白菜協會認證的生產基地,土壤、水質、大氣和周邊環境等必須檢測合格,并遵循膠州大白菜種植技術規程、基地管理規范等團體標準。
山東省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保護處處長趙艷說,近年來,山東加快建立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基礎的地理標志產品特色質量保證體系,將專用標志矢量圖、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及注冊號、防偽碼和追溯二維碼相結合設計追溯標識,使得膠州大白菜品牌公信力持續增強。
這一“金字招牌”還得到了多部門的協同保護。“膠州大白菜”被列入黃河生態經濟帶重點地理標志監管名錄及山東省重點商標保護名錄,市場監管、農業農村等部門定期開展專項執法,加大對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
膠州大白菜種植基地收獲場景。(受訪對象供圖)
“政府部門對品牌保駕護航,膠州大白菜名氣越來越響,全國各地的客戶紛至沓來。”青島膠河源農產有限公司總經理高成敏說,公司在膠州市鋪集鎮的基地種植面積達600畝,提供穩定就業崗位100余個,農忙時節臨時用工超1600人次,形成“規模種植+就業幫扶+季節性用工”的富民產業鏈。
為進一步拓展市場,膠州11家從事膠州大白菜及相關產業的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加快研發保鮮蔬菜、脫水蔬菜等產品,其中極速凍干蔬菜成功打入日本、韓國等市場。
目前,膠州市大白菜常年種植面積約6萬畝,年產量約30萬噸,全產業鏈年綜合產值近15億元,產品出口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助力膠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柱產業。(記者王志)
責任編輯: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