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饒廣信區第七中學舉行第四期“父母學堂”開班儀式
日期:2025-05-05 20:01 來源:中國新媒體信息網
固家庭育人根基,強學校教育陣地。為破解青春期親子溝通錯位、學業壓力傳導失衡、網絡依賴管理失焦等教育痛點,構建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協同閉環,江西省上饒市廣信七中“父母學堂”于5月5日8:30正式拉開帷幕,用科學理念與溫暖實踐,為家長賦能,與孩子共成長。本次活動由德育副校長李天福主持,七、八年級共計400多位家長參加。
現場,輕柔音樂奏響,溫馨氛圍迅速彌漫,為家長營造出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主持人的字字句句飽含對家長熱情學習的贊許和對家校共育的熱忱期待。同時隆重介紹本期“父母學堂”講師團隊,由校長、心理專家、一線教師組成的講師團陣容引發家長期待。

校長丁麗華以“共同成長、靜待花開”為題,從開展“父母學堂”的意義、課程設計以及對本次活動的期盼三方面,為開班儀式注入深邃的教育哲思。她表示教育是兩代人相互照耀的旅程,青春期不是一場需要鎮壓的“暴動”,而是一段等待解碼的“成長密語”。青春期親子關系的“冰點”,實則是兩代人認知迭代的碰撞點。當孩子用沉默筑起心墻,用叛逆試探邊界,實則是向父母發出“共同進化”的邀請函。我們追求的“靜待花開”,不是被動等待,當“學業焦慮”“人際交往”與“網絡依賴”成為時代課題,父母需從“經驗養育”轉向“科學養育”。丁校長向家長發出深情呼吁:請放下“我為你犧牲一切”的沉重期待,以空杯心態和歸零姿態走進孩子的次元世界;在他們成長過程中,將科學教育方法融入家庭生活、親子互動中。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時區,但春風從不會錯過任何一粒種子的蘇醒。丁校長強調“家校共育”不是口號,而是家庭與學校在目標、行動、情感上的三重共振,彼此支持。
何海燕老師帶來第一場授課,《理念同頻 行動共振——解鎖家校共育新思維》。何老師通過剖析家校共育難點,傳授溝通與協同技巧,為家校共育提供了極具前瞻性與實操性的解決方案,既有理論高度,又有泥土溫度。何老師用生動的語言、詳實的案例,與家長們深入探討了如何在理念上家校兩方達成共識,在行動上雙方形成合力;并借助一組組孩子“心理出現問題”的數據,讓家長領悟愛其子,既要教導,更要善教;最后形成教育的底層邏輯:當家庭與學校真正成為“成長合伙人”,教育便不再是零和博弈,而是一場共贏的終身協作。

在互動環節,家長們紛紛敞開心扉,拋出家庭教育中與孩子溝通的困惑與難題。授課教師以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為家長們抽絲剝繭、逐一解惑。
開班儀式結束后,授課老師們便被家長們紛紛圍住咨詢。老師們認真傾聽,仔細分析,針對問題給出可行的解決方案,并建議家長們平時多給予孩子關心、關注,或者定期在微信群與老師交流反饋,讓這場關于親子溝通的智慧交流在云端延續。家長們聽后,紛紛表示對家庭教育充滿信心,也期待著下一次與老師們更深入的探討。
本次“父母學堂”活動不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場心靈的對話。它讓家長們在繁忙的生活中停下腳步,重新審視家庭教育的意義;也讓家校共育聯結地更加緊密!廣信區第七中學將以此次活動為起點,搭建持續、系統的家庭教育賦能平臺。期待家長們在活動中收獲智慧,與學校攜手為孩子的成長注入更多溫暖與力量?。ㄈ~秀 張炎)
責任編輯:冬東
上一篇:江西玉山中專舉行新團員入團儀式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