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tvnh7"></wbr>

<sub id="tvnh7"></sub><em id="tvnh7"></em>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雄安| 香港| 澳門| 臺灣

      “探索教師退出機制”何以引發熱議

      日期:2024-01-17 17:29 來源:澎湃新聞

      近日,北京豐臺教育發展理事會2024年工作會召開,會上通過的《關于推進豐臺區中小學教師“區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提出,2024年該區將加強對教師的年度考核和考核結果運用,探索建立教師退出機制。

      有專家表示,實施教師退出機制主要目的是打破教師“鐵飯碗”,防止個別教師躺平,把不負責任的教師淘汰出教師隊伍。事實上,任何管理體系都不能缺少“退出機制”,合理的優勝劣汰有助于端正工作態度、激發工作動力。但也有不少網友認為,現在的中小學教師的工作壓力已經很大,退出機制只會給他們帶來更多負擔。

      熱議背后,可能是對教師退出機制一定程度上的誤解。首先,退出機制不等于一些網友口中的“末位淘汰”?!洞胧诽岢?,對于教師聘期內年度考核不合格的,聘期結束后學??刹辉倮m聘,或降低崗位等級、調整崗位聘用。也就是說,只要年度考核合格,認認真真完成了該完成的本職工作,就不會“被退出”。

      其次,《措施》提出全面推行競聘上崗制度,針對的是部分教師在獲評高級職稱后“躺平”的現象——符合延遲退休政策的55歲女教師,每周課時需達到滿課時量,并服從學校教育教學崗位安排,如未達到上述標準,將降低一級或兩級崗位聘用。這不僅不是在給廣大青年教師增加負擔,相反,還有可能為更多工作積極、成績突出的年輕人提供更多機會和舞臺。

      最后,此前貴陽貴安、浙江寧波、山東平陰縣等不少地方,已出臺中小學教師退出機制相關文件。根據媒體不完全統計,全國明確宣布了教師退出機制的已經超過10個省市。有研究預測,到2035年將有約150萬小學教師、37萬初中教師過剩。因此,教師退出機制在全國范圍內的推廣可能是大勢所趨,也有利于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不過,為什么教師退出機制會讓眾多網友如此關注?此前,多地中小學教師反映在日常教學任務之外存在大量課外負累的新聞頻頻沖上熱搜,“原本當老師只想教書育人,當了之后才發現,教書竟然成了占比最小的那個環節”。而課外負累的出現,是由各種跑偏的考核、檢查帶來的。

      也因此,只要一提到教師退出機制,就容易讓部分網友產生聯想——是不是又有教師要“被淘汰”了?換言之,網友們的高關注度,根源是對形式主義的警惕。正因為它的存在,使得一些教學工作中的考核和檢查被異化,最終成為廣大教師日常工作中不可承受之重。

      進而言之,退出機制究竟應該如何評價一位教師的工作是否“合格”?如果升學率和考試分數成為教學質量唯一的評價標準,如果教師工作成績只能依靠上級行政部門的認可,那么,一位教師的實際教育成果就不再重要,對教師的評價就不能不依賴更多的材料、表格、評比檢查等。所以,教師退出機制引發的爭議背后,是公眾對教師減負的關切,也是對更科學、客觀的教育評價體系的期待。

      打破“鐵飯碗”,把不負責任的教師淘汰出教育隊伍,不是沒有必要。但另一方面,要讓廣大教師更有工作動力和熱情,歸根結底還得增加職業的認同感、成就感、獲得感——少一點不合理的非教學任務,多一點合理的激勵機制。

      責任編輯:王健

      上一篇:深大學生用AI養烏骨雞增產6萬只,請全校師生免費喝雞湯

      下一篇:三亞設“市長質量獎”:獎金百萬元,每屆總數不超過4個

      圖片新聞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