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tvnh7"></wbr>

<sub id="tvnh7"></sub><em id="tvnh7"></em>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雄安| 香港| 澳門| 臺灣

      “云養雞”+“視頻賣草莓”,這個村玩轉數字新農活

      日期:2025-05-12 17:19 來源:大眾日報

        在山東省黃三角農高區丁莊街道王署埠村,村民們用手機和互聯網,把傳統農業玩出了新花樣。4月30日,走進王署埠村,廣袤的麥田包圍著科技感十足的養殖基地和智能化種植大棚,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崔朋濤在給散養雞喂水。
       
        村辦合作社的養殖基地,就在王署埠科技推廣示范基地中。一群群蘆花雞在籠舍窩棚里,享受著午后愜意的陽光?;鼗\舍邊安裝了83個高清攝像探頭,覆蓋了56個養殖窩棚。消費者只需輕點手機屏幕,就能完成對蘆花雞、烏雞、珍珠雞等家禽的認養操作。下單后,他們不僅可以享受半委托或全委托服務,還能通過手機隨時查看自己認養的家禽生長情況。這種“云養雞”模式拉近了人們與田園生活的距離,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份田園樂趣,讓他們以另一種方式參與到鄉村發展中來。

       
        草垛上有著一個個蛋窩。
       
        在拾蛋區里,麥秸扎成的草垛上掏出了一個個蛋窩,蛋窩里趴著正在下蛋的母雞。“這個拾蛋區很受游客歡迎,尤其是孩子們,提著籃子在雞窩里掏蛋,高興極了。”村里的技術員崔朋濤說。從原先自己搞養殖,到后來在村里的科技小院從事電商類技術對接工作,并接受視頻號的培訓,眼下崔朋濤是養殖基地的負責人,他對養殖和網絡技術都不陌生。村辦合作社搞的養殖項目,讓他的技術大有用武之地。

       
        籠舍結合的云養雞項目。
       
        在王署埠村,數字化不僅改變了家禽養殖的方式,也顛覆了草莓傳統的銷售模式。村民劉紅梅,曾經就在家帶孩子、跳廣場舞,如今已成長為村里電商團隊的核心成員。她帶著4個小伙伴,從零開始學習短視頻制作、賬號運營以及推廣技巧,通過不斷摸索和實踐,將“王署埠糖心采摘園”這個抖音賬號打造成了村里的明星IP。除了吸引2380多名當地粉絲外,她的視頻還帶動了大量團購訂單,尤其是春節期間,單日到訪游客常常達到二三十人。
       
        劉紅梅坦言:“你別看我們就2300多個粉絲,這可都是高復購的鐵粉,眼下草莓銷售到了尾聲,還是有慕名而來的游客前來采摘。”草莓剛開始銷售時,由于缺乏經驗和客源,劉紅梅倍感焦慮,“那幾天真是急得睡不著覺”。但隨著視頻逐漸吸引來更多關注,線上線下的銷售渠道也隨之打開。“我們采用標準化模式種植草莓,口味鮮甜,到了采摘旺季,草莓都不夠賣。”劉紅梅笑著說。

       
        員工們在草莓大棚里采摘草莓。
       
        馮懷令是村里的婦聯主席,也是草莓種植團隊的一員。為了搞好短視頻銷售,每天忙完手頭的工作,馮懷令和劉紅梅等人還要一起排練拍攝短視頻。馮懷令說:“我們找了對標賬號跟著學習,結合自己的故事編寫文案,有時舞蹈排了幾分鐘就要上陣拍攝,時不時有隊員忘了動作就呆住了,不過觀眾們看到我們這樣呆萌又原生態的舞蹈很是喜歡,我們也就一直堅持拍攝。”
       
        “我們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去年開始運行這兩個項目,收益都很好。村里今年計劃種植有機韭菜、發展50畝果樹和40多畝西瓜。另外今年村里的露營項目也在規劃中,力爭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村黨支部書記馬春亮信心滿滿地說。從“云養雞”到“視頻賣草莓”,王署埠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手機結合視頻和數字技術在鄉村振興中的巨大潛力。
       
        (大眾新聞農村大眾記者 唐峰 通訊員 張晨璐 常達)

      責任編輯:王健

      上一篇:農業農村部:守牢“三農”基本盤,為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提供基礎支撐

      下一篇:沒有了

      圖片新聞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