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農業大摸底”:調侃聲浪背后是巨大的市場潛力
文/九派新聞評論員 文和刀
從砂糖橘到蔓越莓,從折耳根到魚子醬……近日,不少南方省市與東北省市互贈特產、互迎訪客,這正是以哈爾濱為代表的冰雪城市走紅帶來的一系列連鎖反應之一。一來二去,交流增進了彼此的情誼,還讓許多網友大開眼界。不少人戲稱,這促成了一次“全國農業大摸底”。
我們不僅意外了解到許多陌生遠方城市的“B面”,甚至能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再度認識自己的家鄉。當黑龍江網友驚呼出聲“家門口就有蔓越莓咋咱還不知道呢”,四川網友則同樣驚訝地發現,自己的家鄉竟然出產了全球12%的魚子醬。仿佛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很快,我們又目不暇接地迎來了甘肅的南美對蝦、重慶的澳龍、山東和安徽的頂級鵝肝、上海的藏紅花……
“一摸一個不知道”“一摸一個不吱聲”,調侃聲浪的背后是巨大的市場潛力。當網友們笑著嗔怪“咱媽有這好東西怎么不早說”,表面上半含“酸”味,實際上下單嘗嘗的心思轉得比誰都快。購物平臺上相關特產關鍵詞的搜索量正在激增。我們不是沒有消費鵝肝、蔓越莓的需求,只是過去因為固有認知,總以為進口的才是最好的。殊不知時移勢遷,身邊的產業已經拼搏當上了世界一流,反過來占據了國外的飯桌。
我們不缺好東西,但是太缺少了解的機會。
這場風暴般的認知洗禮,帶來的并非只有驚嘆,還有隱約的自豪。原來咱家真的有這么多好東西。原來世界一流品質的食材就在身邊。原來鄉親們憑雙手干出來的產業已經得到了世界上很多地方的認可。“出口轉進口”的無奈或將成為過去式,現在正當時的,是民族對于民族產業、民族品牌的認可與信心。
中華大地幅員遼闊、物產豐富,不僅僅是停留在課本上的一句抽象概括,而是由上述這一個個砂糖橘一朵朵藏紅花共同繪就的生動畫卷。它們不僅是農民們勤勞致富的根本,也是我們能夠不在嘴上“受制于人”的底氣。
“爾濱”這一次意外走紅,正在帶來許多意料之外的轉機??爝^年了,正是要打年貨的時候。黑龍江的蔓越莓、山東的鵝肝、云南的松茸餅干……都是拿得出手的好東西。不少人的年貨清單上已經新添了來自祖國各地的特產,相信它們將給這個農歷新年帶來不少新意。
責任編輯: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