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首次調研釋放了什么信號?與會企業這么說
“總理開場白就說,這次來就是一個信號,國家高度重視實體經濟,重視制造業,重視先進制造業。”3月24日,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打開筆記本,對《中國經濟周刊》談起兩天前參加總理座談會的感受。
3月21日至22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湖南調研并主持召開先進制造業發展座談會。
座談會前,在株洲和長沙,李強先后走進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株洲硬質合金、湖南山河科技、長沙比亞迪汽車、中國鐵建重工、藍思科技等企業調研。
座談會上,深圳邁瑞醫療董事長李西廷、東方電氣集團董事長俞培根、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周云杰、沈鼓集團董事長戴繼雙、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九虎、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等8位企業家先后發言。
不管是接受實地調研的6家企業,還是參加座談的8家企業,無一不是我國制造業各領域的龍頭。
李強在調研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期間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戰略部署,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推進高端制造,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首次調研無疑是要直面實體經濟和制造業企業發展中面臨的痛點和難點問題,精準把脈,以為下一步出臺相關支持政策做準備。
值得注意的是,8家座談企業中,國企和民企均為4家;而接受調研的6家企業,同樣是國企和民企各一半。
山河科技是李強此次調研的民營企業之一,山河科技總經理鄧宇感到很振奮,“總理在現場強調,國家和黨中央一貫支持民營企業發展,而且是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勉勵民營企業踐行‘四千精神’,這種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的時代精神現在還是需要的。我們深刻感受到國家對民營經濟的關心、支持、鼓勵與期望。”
山河科技
制造業發展面臨一個重要關口
李強指出,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是我國經濟的根基所在,隨著國內外形勢發生復雜深刻變化,我國制造業發展面臨一個重要關口,我們堅守制造業的決心不能動搖,做強制造業的力度必須加大。
“重要關口”這一重大判斷指的是什么?
3月1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金壯龍表示,當前,新型工業化發展也面臨著一些新的形勢,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全球產業結構和布局深度調整,我國處于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的重要關口期。
參加總理座談會的詹純新對“重要關口”的理解是,我國制造業要實現從跟跑、并跑到領跑,就是要堅持創新驅動,不是一味追求做大,而是要更加注重做強做優,才能跨越這一重要關口。
而在鄧宇看來,“重要關口”指的是,當前,我國制造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要做有核心競爭力,技術附加值更高的制造業產業。“山河科技的飛機發動機技術就掌控在自己手里。”
由大到強,湖南工程機械產業集群可以說是典型。
2010年,工程機械制造業成為湖南首個千億元產業集群,位居全國第一。2022年,長沙市工程機械集群成為45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之一,共有5家企業位居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還有一大批配套企業快速成長。
詹純新認為,我國工程機械這些年來由大到強的跨越,關鍵是國家政策推動企業科技創新,首臺(套)示范應用、揭榜掛帥、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在推動企業技術創新的投入和效果上,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我國工程機械產業在諸多領域擺脫了進口依賴。
幾年前,工程機械重型卡車底盤還受制于國外。如今,詹純新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通過強化新材料應用、結構設計計算方法與試驗的研究,實現整車輕量化,同樣性能的混凝土泵車減重超過20%,現在已經能做到全系列產品底盤的國產化,擺脫了對國外卡車底盤的依賴。
此外,詹純新還表示,我國工程機械主機企業通過強化對液壓控制系統的研究,自主攻關了核心動力傳動鏈關鍵技術,和國內液壓元器件企業一起,解決了高壓力、大流量、高精度液壓元件的卡脖子問題。“這些都是科技創新帶來的自立自強。”
不光是中聯重科所在的工程機械產業,從沈鼓集團到邁瑞醫療,與會企業都在各自領域持續突破核心技術。
今年2月,由沈鼓集團研制的我國首臺套9兆瓦級大型海上平臺壓縮機順利通過72小時負荷運行考核,標志著我國海上天然氣生產一舉擺脫對進口壓縮機組的依賴。
沈鼓集團董事長戴繼雙表示,我們要將創新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保障我國壓縮機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自主、可控。
山河科技董事長何清華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中國通用航空領域要實現自主創新,比如關鍵零部件研發突破,一是要有超強的戰略定力;二要有理性的發展模式,不要急于融資,想著賺快錢;三是組織精干高效的團隊,這對于解決關鍵零部件技術研發十分重要。只有團隊具有家國情懷,潛心埋頭苦干,才能真正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沒有落后的產業,只有落后的企業
在座談會上,李強指出,要緊緊圍繞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強戰略統籌謀劃,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傳統制造業改造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堅持優化布局、集群發展,加快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總理指出,沒有落后的產業,只有落后的企業。傳統制造業,經過轉型升級,同樣可以變成先進制造。”詹純新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這為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指明了方向。
在參加座談會的8家企業中,主營家電的海爾集團正在從傳統行業轉向“全球領先的美好生活和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服務商”。
今年兩會期間,身為全國人大代表的周云杰連續第七年提出工業互聯網相關建議。他認為,作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全新工業生態、關鍵基礎設施和新型應用模式,工業互聯網在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建設中的支撐作用,已在實踐中充分展現。
資料顯示,海爾從2007年開始探索工業互聯網,于2017年正式推出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F在,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已經鏈接企業90萬家,服務企業8萬多家。
中聯智慧產業城土方機械園區中大挖生產車間
身處較為傳統的工程機械行業,中聯重科深深受益于數字化、智能化轉型。詹純新介紹,中聯重科從2014年開始持續推進研發、供應鏈、制造、銷售、服務的端對端數字化轉型,極大地提高了企業效益。
從自身經驗出發,詹純新建議,企業數字化轉型需要長期高投入,短期內可能看不到效果,這就需要政策上給予一定的支持。
從創立開始,山河科技就站在戰略新興產業新賽道的起跑線。鄧宇介紹,山河科技是中南大學機電學科帶頭人何清華教授創辦的一家高科技企業,充分掌握了航空器數字化設計、復合材料成型制造、適航認證、較復雜的航空器系統集成等關鍵技術,在載人輕型飛機以及無人機領域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
山河科技的發展得益于株洲強大的產業集群。株洲是全國最大的中小航空發動機研制和生產基地,構建了國內最完整的中小航空發動機研發設計、試驗驗證和生產制造體系,株洲產的中小航空發動機、輕型運動飛機國內市場占有率分別達90%、75%。
3月24日,株洲市委召開常委會會議稱,李強總理履新后首次到地方調研,第一站就來到株洲,是一份高度的認可和肯定,是一次全面的展示和檢閱,全市上下倍感自豪、備受鼓舞。要切實把制造業優勢、科技創新優勢牢牢抓在手上,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堅定不移筑牢實體經濟根基,錨定“培育制造名城、建設幸福株洲”的奮斗目標,全力以赴揚優勢、鍛長板、補短板,持續建強“3+3+2”的現代產業體系,讓株洲先進制造業代表國家深度參與全球競爭。
責任編輯: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