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民生之本!新任國務委員首次赴地方調研,提出重要要求
撰文 | 董鑫
據新華社3月23日報道,國務委員諶貽琴近日在江蘇省調研就業工作。
政知見注意到,這是諶貽琴履新國務委員之后,首次赴地方調研。
就業是民生之本。
受疫情等超預期因素影響,去年,我國就業壓力比較大。黨中央、國務院都對穩就業做出了重要部署,就業形勢保持了總體穩定。
今年,我國就業壓力依然不小。
從諶貽琴此次調研的時間來看,每年的3月、4月都有“金三銀四”之稱,是春季人才招聘高峰期。
從她此次調研的地點來看,今年江蘇省的就業工作實現“開門紅”。1月份,江蘇城鎮新增就業11.2萬人,占全國總量十分之一以上,位居全國首位。
調研期間,諶貽琴強調,要全力抓好黨中央穩就業部署落實,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推動就業進一步回穩向好,保持就業大局穩定。
“回穩向好”,這是新一屆國務院開始全面履職以來,首次在“回穩”之上進一步提出了“向好”的要求。
就業逐月回升
何為“回穩”?
先看去年。
2022年,受疫情反復沖擊影響,中小企業經營困難增多,重點群體就業難度加大,尤其是青年失業率有所上升,穩就業面臨挑戰。
去年個別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出現階段性上升,最高的時候,調查失業率達到過6.1%。
為此,各地區各部門采取了一系列穩就業措施,實施就業優先戰略。
隨著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落地顯效,就業形勢有所改善。
到2022年12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5%,比11月份下降0.2個百分點。從全年看,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206萬人,超額完成了1100萬人的年初預期目標。
再看今年。
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1-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6%。分月度看,1月份為5.5%,2月份為5.6%。
國家統計局解釋說,2月份略有上升,主要是由于季節性因素,比如春節過后調換工作需求的影響。
此次調研中,諶貽琴給出了當前就業形勢的最新判斷:
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狠抓穩就業部署落實,推動就業逐月回升、形勢總體平穩。
以高質量發展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如何“向好”?
解決就業問題,根本要靠發展經濟。
諶貽琴在江蘇調研時強調,解決就業問題根本上要靠發展,要聚精會神抓高質量發展,以高質量發展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雖然就業形勢回穩,但我國就業總量壓力依然存在。今年需要在城鎮就業的新成長勞動力1662萬人,高校畢業生規模將達到1158萬人,規模均創近年新高。
在此情況下,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就業增長預期目標依然較去年有所提高。按照報告要求,今年全年要新增就業1200萬,比去年目標任務還增加了100萬人。
同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是5%左右,高于過去三年經濟平均增速,有利于擴大就業和改善民生。
總體來看,當前我國經濟運行正在逐步恢復,國內需求有望逐步擴大,有利于增加就業崗位。
政知見注意到,在全國兩會之后,已有多個地方部署就業工作時突出經濟發展導向,同步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就業。
舉兩個例子。
3月16日,山東全省穩就業工作電視會議召開。省長周乃翔指出,要支持發展制造業、服務業、建筑業、數字產業等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產業,提高重點項目就業帶動力,讓更多群眾就近就業、穩定增收。
3月20日,湖北省省長王忠林調研穩就業工作。武漢昱升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是湖北省上市“金種子”企業。調研中,王忠林鼓勵企業聚焦優勢領域進一步做大做強,創造更多就業崗位。
解決就業問題,也要有政策支持。在新一屆國務院的部署中,與就業增長目標任務同步提升的還有穩就業政策力度。
3月13日,國務院總理李強在記者會上明確表示,下一步會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戰略,特別是進一步加大就業服務和技能培訓的政策力度,綜合施策擴大和穩定就業崗位,支持并規范發展新的就業形態。
諶貽琴在此次調研提出了更為詳細的要求:
要及時優化調整階段性穩就業政策,支持企業穩崗擴崗,增強市場吸納就業能力。
要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支持引導,做好退役軍人就業服務,穩住脫貧人口務工規模,兜牢困難群體就業底線,加強靈活就業權益保障。
要充分調動企業、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社會組織和各方面支持就業的積極性,形成穩就業的強大合力。
責任編輯: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