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婦聯回應嬰幼兒被單獨隔離問題:已在協調過程中

2022年4月2日,上海浦西封控第二天,楊浦區周家嘴路附近街頭的救護車。
4月1日,上海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60例和無癥狀感染者6051例。
當日晚上,網上傳出一些疑似上海被隔離嬰幼兒哭鬧的照片和視頻,引發廣泛關注。
4月2日上午,上海市婦女聯合會對《中國慈善家》表示,已經關注到此事,“正在協調處理”。
多名嬰幼兒被隔離
4月2日,上海市衛健委公布的信息顯示,4月1日新增確診病例中,8例在閉環隔離管控中發現,2例為無癥狀感染者轉歸;無癥狀感染者中,5402例在閉環隔離管控中發現,其余在相關風險人群核酸篩查中發現。
趙倩(化名)一家三口核酸檢測為陽性,屬于確診病例。丈夫被送到集中隔離點接受隔離治療,她和兩歲半的女兒留在上海同仁醫院接受治療。
3月29日下午,女兒被防疫人員帶到位于金山區的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隔離,趙倩被送去方艙醫院。
趙倩提出質疑說,女兒只是確診當天有發燒癥狀,當天退燒后,連續3天沒有任何不適癥狀;而如果離開父母,能不能得到很好的照顧?
防疫人員表示,這是“政府規定”,如果家長不同意,孩子可以單獨繼續留在醫院,但大人一定要去方艙醫院。
4月2日上午,《中國慈善家》致電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詢問關于嬰幼兒隔離的問題。該中心工作人員表示,“我只能告訴你,我們這邊也有(嬰幼兒隔離),有問題可以通過其他途徑做咨詢。”
截至4月2日,趙倩和女兒已經分開3天。每一次她微信詢問女兒所在醫院的護士,得到的答復只是“還好”兩字,除此以外沒有任何關于女兒的消息。
“醫生太忙了,我們能理解,但我真的很緊張,不知道我女兒在那邊是什么情況,從來沒有看到照片或視頻。”趙倩告訴《中國慈善家》。
趙倩在方艙醫院的病友也有類似遭遇。她們兩人是同一天被送到方艙醫院的,病友有個4歲的女兒,也被送到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隔離。這幾天,該病區傳出不少照片和視頻,從這些照片和視頻信息來看,護士少、孩子多的矛盾很突出。醫護人員向家長透露:基本上一個護士要照看約10個孩子。
看到網上流傳的這些照片和視頻,趙倩更是感到揪心了,徹夜無眠。
“一個護士照顧10個孩子,能忙得過來嗎?我女兒已經隔離4天了,有沒有人給洗澡?有沒有人給擦屁股?衛生條件能不能保障?我現在很緊張,發了很多微信打了很多電話給醫生,但沒人接電話。”趙倩說,“我能理解疫情防控的特殊情況,但兩歲多的孩子被隔離,相關信息能不能做到公開透明,讓家長知道孩子的情況。”
趙倩還表示,自己女兒既然沒有任何癥狀,就不能擠占上海的醫療資源,應該回到家長身邊,也能得到好的照顧。
2022年3月30日,上海浦東新國際博覽中心集中隔離收治點。
兒童臨時監護問題
3月27日,在上海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有不少媒體提出這些問題:關于陽性感染者中的幼兒,到目前為止6歲以下感染者的數量是多少?除了公衛中心,還有沒有其他集中收治點?對他們的治療和照顧情況如何?
針對這些疑問,上海市衛生健康委一級巡視員吳乾渝曾表示,“兒童等特殊患者是我們高度重視的患者群體,市衛生健康委統籌全市醫療力量,全力以赴做好相關醫療救治工作。“
據統計,3月1至26日,上海市已累計收治6歲及以下確診病例53人,占全部確診病例數的6.4%;無癥狀感染者252人,占全部無癥狀感染者的2.6%,均收治在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
4月2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長曾群回應了因疫情可能導致的兒童臨時監護問題。
曾群表示,一旦大人被感染轉運治療或者疫情封控管理無法回家,造成未成年子女無人照料的情況,政府要求兒童所在街鎮的兒童督導員和所在居村的兒童主任迅速響應,以保障孩子的身心安全為第一原則,快速開展應急處置和幫扶服務。
“對于適合居家的未成年人,要協助盡快確定合適的照料人并安排臨時生活照料措施。如果一時難以找到合適的照料人,兒童所在區和街鎮應第一時間落實屬地責任,在家長同意的前提下,指派專人臨時照料,確保孩子處于有效監護的狀態。對于無法在家中實現照料的,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各區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街鎮未保工作站等場所可以安排專門人員,提供兜底性的臨時照料,保障孩子有人管、有人關心、有人照顧。”曾群說。
4月2日上午,《中國慈善家》致電上海市婦女聯合會,就網上流傳的“被隔離嬰幼兒哭鬧”一事提出問詢,接電話的工作人員表示,關于此事,“已在協調過程中”。
責任編輯: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