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tvnh7"></wbr>

<sub id="tvnh7"></sub><em id="tvnh7"></em>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雄安| 香港| 澳門| 臺灣

      川渝腫瘤防控大會在渝舉行 專家呼吁重視癌癥早診早治

      日期:2024-04-13 13:0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重慶4月12日電 (梁欽卿)今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30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12日,2024川渝腫瘤防控大會在重慶舉行,多位專家學者呼吁民眾重視癌癥的早診早治,知曉自身患癌風險,并及時針對早期癌癥或癌前病變進行干預。
       
        
       
        2024川渝腫瘤防控大會在重慶舉行。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供圖
        
        當前,癌癥是嚴重危害我國民眾生命健康的疾病,關系著千千萬萬的個人和家庭,預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早預防、早篩查、早診斷、早治療,是降低癌癥發病率、死亡率,提高早診率、生存率的重要因素。以重慶為例,全市2022年新增惡性腫瘤確診病例超過10萬例,報告死亡病例超過5.7萬例,新增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趨勢。
        
        “在醫學不斷進步的今天,癌癥已不再是人們傳統認知中的絕癥。”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院長徐波表示,癌癥的發展大多需要數年時間,實質上已成為一種可預防、可篩查、可治療的慢性疾病。預防為癌癥控制提供了最具成本效益的長期攻略,對于高發癌癥,如肺癌、乳腺癌和甲狀腺癌,如果能在早期進行發現和規范治療,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可以達到90%以上。“癌癥的發生雖然無法完全避免,但可以通過早期診斷,在癌前病變階段就及時發現并治療。”
        
        “中國癌癥發病數約占全球23.7%,癌癥死亡數約占全球30.2%。”國家癌癥中心癌癥早診早治辦公室副主任李霓表示,《健康中國行動—癌癥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年)》中提及,“推廣癌癥早診早治,強化篩查長效機制”,完善并推廣重點癌癥早診早治指南非常重要。她介紹,癌癥篩查可從民眾知曉依從、風險準確評估、適宜篩查管理和有效早診早治四個方面出發,通過個體化策略、適宜篩查技術、促進醫防融合等具體內容為癌癥預防提供借鑒方案。
        
        會上,重慶市癌癥中心和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聯合發布了《重慶市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指南(2024版)》。這份指南結合重慶地區實際情況,針對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肝癌、宮頸癌、甲狀腺癌等25個常見惡性腫瘤,分析高危人群,提出預警信號,給出篩查建議。
        
        與以往版本不同的是,該指南新增的“預警信號”部分可幫助民眾識別日常生活中身體發出的“癌癥信號”,讓廣大民眾能夠更加全面掌握腫瘤防治核心知識,并幫助市民實現癌癥的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完)

      責任編輯:王健

      上一篇:關于無菌炎癥我與AI的對話

      下一篇:2024興扶綠通補短板項目推進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健康兜底捐贈會圓滿舉行

      圖片新聞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