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跟黨走,奮進新時代” ——記建筑工程與規劃學院2021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日期:2021-07-15 17:01 來源:中國新媒體信息網
建筑工程與規劃學院團委宣傳部 胡雅萍、張笑/文 李蕾/攝 李曉云/審
為引導青年學生在社會課堂的實踐中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以實際行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建筑工程與規劃學院由13名師生組成了“云合無量”鄉村振興實踐服務隊,前往江西省宜豐縣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踏上征程——在社會實踐中激揚青春
2021年7月1日,建筑工程與規劃學院 “云合無量”鄉村振興實踐服務隊正式出征前往江西省宜豐縣。服務隊以“永遠跟黨走,奮進新時代”為主題,與宜豐縣鎮政府合作,結合土木工程專業特點,走進產學研一體博士站和廟前村黨群服務中心,為改造當地工業園區,促進園區發展,振興鄉村經濟,在實踐中增長專業技能,奉獻社會;在實踐中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

隊員們在博士工作站前合影
7月2日,隊員們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隊員宋青霞在學習后說道:“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未來屬于青年,希望屬于青年。我們身上肩負著國家和人民的希望與夢想。今日盛世來之不易,是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才有了祖國的繁榮強大,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作為新時代青年,我要堅定信念聽黨話、跟黨走,以實際行動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這一次,我要在暑期三下鄉實踐中盡自己所能,為宜豐縣工業園區改造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隊員們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學以致用——在高溫酷熱中展青春風采
7月3日至7月9日,隊員們以宜豐縣工業園為基地,分隊開始對周圍環境進行實地考察、實時觀測、完善測繪工作。

建筑工程與規劃學院“云合無量”隊員們在園區測量實踐
隊員們在炎熱的酷暑中、分散在各地進行實踐測量,測量過程看似簡單,實際非常復雜辛苦。測量過程中需要注意測量誤差,整體的布局實測,立面圖,層樓平面圖,都是缺一不可的要素。在進行測量中最為復雜的是辦公樓的測量,每層布局都不一樣,如果測量不當,很容易需要返工重做。實地測量結束后,隊員們用CAD制圖,完成園區改造的平面圖制作。隊員們分工合作,群策群力,經過不斷地調整和修改完成了改造方案的測量工作。園區領導對設計圖表示贊同,認為設計充分考慮到各方意見,十分人性化。

建筑工程與規劃學院“云合無量”隊員們調整完善園區改造測繪圖紙
隊長李蕾在日記里寫道:“最初我們來這里,大家學到的都是課本的理論知識,當真正運用所學來完成任務時,卻是手足無措,十分艱難。不過再大困難,也是由人去克服的,我相信只要堅定信念,沒有什么困難可以阻擋我。事實也確實如此,最后我們成功完成了任務。從最初的迷茫不知所措,到看到自己付出的汗水有所收獲,那些絞盡腦汁、焦頭爛額、那些為了早日完成工作熬過的夜,好像都算不得什么了,也許這就是成長的意義。這次暑期社會實踐,讓我們為鄉村振興貢獻了綿薄力量,我覺得特別驕傲。”
紅色走讀——在調研中學習百年黨史
學習黨史故事,弘揚紅色精神,7月13日建筑工程與規劃學院鄉村振興服務隊來到芳溪鎮廟前村黨群服務中心,就鄉村黨史學習教育展開調研活動。黨群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介紹,芳溪鎮廟前村在2020年11月,被授予“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芳溪鎮前后包括19個村和2個社區。

建筑工程與規劃學院“云合無量”隊員們在廟前村黨群服務中心前合影
在土地革命時期,萬銅豐縣宜豐境內成立了黃檗區和大豐區。廟前村屬于大豐區,為了保衛萬銅豐紅色革命根據地,廟前人民修建了許多軍事設施,反擊和粉碎國民黨對根據地的“圍剿”,給這個小村莊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紅色故事。 近年來,廟前村把做好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與紅色基因文化相結合,通過精心打造紅史館、紅軍戰壕、知青舊居等鄉村旅游景點,給村莊注入了新的活力,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游玩觀賞,讓革命先烈的精神更好地發揚光大。
這次紅色之旅的探索實踐,使服務隊的隊員在行走中學習百年黨史,感悟革命先輩的初心使命,深植了愛國情懷,自覺爭當紅色基因的傳承者、踐行者。
此次紅色走讀,也讓隊員們對鄉村振興紅色旅游資源文化有了新的體會和認識,隊員們結合自己的專業為場館建設提供了一些參考性意見。
隊員們在廟前村開展黨史學習調研活動
以夢為馬,不負韶華。建筑工程與規劃學院“云合無量”鄉村振興服務隊用專業知識助力鄉村振興,在建黨百年之際書寫青春華章。
責任編輯:宋躍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