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tvnh7"></wbr>

<sub id="tvnh7"></sub><em id="tvnh7"></em>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雄安| 香港| 澳門| 臺灣

      女航天員上太空,有啥不一樣?中國空間站讓她“美上天”!

      日期:2021-10-18 09:53 來源:廣東衛視

      北京時間10月17日9時50分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

      成功開啟貨物艙艙門

      順利進入天舟三號貨運飛船

      后續將按計劃開展貨物轉運等工作

      不過看到這里,不少網友多少會有產生疑惑:王亞平作為首位進駐中國空間站的女航天員,中國空間站有什么特殊準備嗎?

      新“太空出差三人組”

      還有這些看點

      除此之外,這次新“太空出差三人組”還有這些精彩看點↓

      看點一:

      在軌飛行6個月,身心素質將接受更大挑戰

      180天的長期駐留,航天員們任務繁重,需要同時管理天和艙、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天舟二號、天舟三號形成的組合體。對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來講,無論是身心素質還是技術能力,都將經受更大挑戰。

      神舟十三號對接模擬圖

      (圖源/航天科技集團五院)

      看點二:

      每月對航天員健康狀態進行定期全面評估,及時調整失重防護鍛煉、營養配餐、心理支持等方案

      為應對長期飛行帶來的生理、心理等挑戰,航天員系統在選拔訓練,健康、工作、生活等駐留保障技術方面,進行了充分研究和準備。著力強化了每月對航天員健康狀態的定期全面評估,及時調整航天員失重防護鍛煉、營養配餐、心理支持等方案。

      看點三:

      新老“太空出差三人組”,曾進行過天地通話

      這一點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在完成既定訓練計劃的基上,“神十三”乘組與“神十二”乘組曾進行天地通話。在“神十二”乘組返回后,兩個乘組還進行了充分交流,“神十二”乘組分享了在軌獲取的經驗和感受,特別是針對出艙活動交流了天地差異以及注意事項。“神十三”乘組也對此開展了相應訓練。

      看點四:

      一年兩連發,火箭“站立”時長創紀錄

      執行本次任務前,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作為中國航天史上首枚集應急救援和發射任務于一身的火箭,剛剛結束了長達90天的應急值班“站崗”。實際上,從“起立就位”算起,再加上發射準備時間的話,這枚火箭足足“站”了5個多月,站立時長創中國火箭之最。

      看點五:

      探索實施兩發火箭發射場流程的并行與優化,預計可將發射準備時間縮短20%左右

      按照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及建造階段任務安排,長二F遙運載火箭需要采取“發射1發、備份1發”即“滾動備份”發射模式。因此,本次任務在保證可靠性的前提下,探索實施了兩發火箭發射場流程的并行與優化,預計可以將發射準備時間縮短20%左右。

      看點六:

      一年兩發成為常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迎來新挑戰

      一年完成兩次載人發射,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歷史上尚屬首次,但今后會成為常態。長二F遙火箭不僅在今明兩年計劃執行4次發射任務,未來幾年,還將繼續以每年兩發的高頻率執行發射任務,這也給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帶來新挑戰。目前,在神舟十三號成功發射的同時,神舟十四號也已經完成發射前的全部工作,進入應急發射待命狀態。

      看點七:

      熱控方案、船站并網供電方案專項設計,滿足超長“待機”要求

      180天的長期駐留,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神舟團隊對返回艙、推進發動機和貯箱等熱控方案、船站并網供電方案進行了專項設計,使飛船具備了供電、熱環境保障的適應性配套條件。

      來源/廣東新聞聯播綜合整理自央視新聞、人民日報、中新網

      責任編輯:張斬

      上一篇:澳媒:澳釀酒商想方設法“繞過爭端”,他們需要找到走出困境的路

      下一篇:榮義焦化:民營企業的擔當

      圖片新聞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